信息技术系前身为内蒙古商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研室,始建于1993年。2001年与会计教研室合并成立信息部。2003年15vip太阳集团成立,2005年10月成立计算机系。2012年6月更名为信息技术系。
目前信息技术系现有教师56人(其中17人承担着全院的信息技术公共课程),校外产业导师16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2人;高级“双师型”型教师19人,中级“双师型”教师16人;硕士27人,在读博士1人;专业带头人8人、专业群带头人1人。
信息技术系师资力量雄厚,教师团队荣获自治区级以上各级各类荣誉若干。其中,自治区优秀教师1人,自治区教学名师1人,自治区教坛新秀2人,自治区技术能手1人,全国“1+X”传感网应用开发金牌讲师1人,呼和浩特市青年岗位能手2人,呼和浩特市技术能手1人。内蒙古自治区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二等奖获得者4人、三等奖获得者1人;自治区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获得者5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银牌1枚、优胜奖1项;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优胜奖1项;自治区优秀教学团队1个;自治区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自治区精品课程5门;荣获“十二五”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先进集体荣誉。
信息技术系目前开设有计算机应用技术、大数据技术、动漫制作技术、数字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和物联网应用技术7个专业。其中,国家级骨干专业1个,国家级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4个,教育部就业育人项目3项。
引企入校,先后组建思科网络学院、H3C网络学院、华为ICT学院和红帽学院。与北京中软国际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中软数字技术产业学院”,联合餐饮食品系、旅游管理系与内蒙古浪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设“数字经济与商贸大数据分析研究中心”,校企协同育人组建1个自治区级工匠班和4个院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
信息技术系校内实训中心有20个实训室,配备了先进的VR、5G、物联网、大数据及云计算设备和模拟教学软件。信息技术系现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1个。2022年获批自治区唯一“物联网安装调试”集训基地,承担该赛项全区的集训工作。特色实训室包含:为学徒制专业学生提供项目化训练的孙志颖阿吉奈创意工作室、王晓东数媒影像工作室、芦超唯漫影像工作室,为探索构建社团育人的新模式,为社团工作实践提供场所的职学苑工作室和为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空间环境支持和系统服务的梦工厂——数字化生活服务中心。
信息技术系注重培养高素质人才,自2015年起学生获得各类专业竞赛奖66余项。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自治区级以上一等奖13项,二等奖25项,获得国家级创新创业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的好成绩。近些年,先后有近400人通过了思科、华三、华为网络工程师及“1+X”职业技能等级的认证。
信息技术系近几年就业率均高于90%,对口升本院校有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集宁师范学院、内蒙古艺术学院、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呼伦贝尔学院和河套学院,近三年专升本升学率高达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