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加强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帮助思政课教师了解国情,开阔视野,提高认识,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2021年6月10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部组织部分教师及学生代表赴包头钢铁集团参观学习,开展内蒙古红色文化主题实践研修。
师生一行首先来到了见证了包钢生产建设辉煌时期为源源不断地运输钢轨立下汗马功劳的蒸汽火车头陈列处,在这里,担任讲解任务的包钢老工人马富生为师生深情地介绍了被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齐心协力建包钢”的历史佳话。包钢是国家“一五”期间建设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1957年7月25日,包钢在昆都仑河西岸举行厂区建设工程开工典礼。1958年,包钢正处于大规模建设时期,人们热切期望的一号高炉建设却遇到了设备和建设材料供应不足的难题。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全国上下掀起了一场支援包钢的热潮。平均每天有10多个车皮的设备和材料从全国各地运到包钢,一大批管理干部、技术骨干、知识分子和退伍军人,满怀激情地投身于包钢的建设中。在全国支援的热潮下,1959年9月26日,包钢一号高炉流出第一炉铁水,结束了内蒙古草原寸铁不产的历史。
在了解了包钢建设的艰辛历程后,师生参观了包钢技术中心,通过观看视频动画了解工业粮食——钢铁的元素构成、金属特质。通过认真聆听讲解员细致讲述钢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认识到钢铁是不可或缺的战略性工业品,深刻领悟到钢铁,不仅仅是一种材料,更是一种时代精神的象征。随后,师生一行来到了轨梁厂的热轧车间,大家看到火红的钢坯几经轧制,最后成卷入库,不禁对包钢工业生产的火热场景表示赞叹。来自财会金融系2020级会计本科班的范裕同学是土生土长的包头人,他非常骄傲地为大家介绍了目前包头钢铁集团继续为国家的建设发展贡献力量的光荣事迹。大家最熟悉“和谐号”“复兴号”这两个享誉全球的高铁动车,它们轮下的钢轨就是来自包钢,包钢生产的高速钢轨占全国高速钢轨产量的41.34%。
通过本次参观包钢集团,师生对包钢的老工人进行了访谈,了解了包钢建设的艰辛历程,近距离接触到包钢生产的壮观场景,感受到了立体化的红色教育资源,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齐心协力建包钢”历史佳话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