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主渠道作用,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在2022年9月份“民族团结进步月”之际,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部于9月22日上午9:00—11:00组织举办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学习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专题讲座。讲座以线上方式进行,特邀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高校理论宣讲团、全区教育系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宣讲团成员,赤峰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徐利颖研究员做专题授课。讲座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部主任陈春丽主持。
本次讲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部本年度系列集体备课的第五场,全体思政课教师在明德楼乙503会议室集中听取讲座。徐利颖研究员从《条例》施行背景、《条例》内容、《条例》施行影响及意义、如何做好贯彻落实工作4个方面进行了解读,并对《条例》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民族理论政策、民族文化认同传承等具体内容进行了系统讲解,整场讲座始终关切思政课课堂,为老师们传授如何使用恰当案例将枯燥理论讲清楚、讲透彻。讲座主题鲜明,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对全体思政课教师具有非常深刻的启发和实际指导意义。
讲座结束后,陈春丽强调,要充分认识《条例》颁布的重大意义,深刻领会《条例》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切实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大好局面。同时要求大家加强对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融会贯通,把《条例》内容融入思政课教学课堂,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嵌入、渗入思政课中,教育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自己是中华民族一员的意识,增强“五个认同”,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根植于各民族学生的内心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