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归来话感受| “红色足迹辅导员工作室”组织开展暑期实践分享会
为深入了解参加暑期实践学生的实践感悟、进一步了解暑期实践对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同时了解学生暑期实践过程中的思想变化和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扎实做好我系暑期实践工作,12月1日下午,国际教育系“红色足迹辅导员工作室”在9号学生公寓“团员之家”召开2023年暑期实践分享会。学院党委委员、党委副书记李军义,学院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魏晓颖,学生工作处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部领导参加了此次分享会。
“红色足迹辅导员工作室”主持人徐艳辉介绍了工作室目前的建设情况、工作室在提高辅导员学生管理能力提升及学生思想引领方面的促进作用。同时,强调组织学生利用暑期实践探寻区内外红色资源,更好地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从而更加“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部分前往延安、兴安盟、呼伦贝尔进行2023年暑期实践的学生对本次实践的所见所感进行了分享,分别对“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和“抗美援朝精神”进行了阐述和理解。同学们表示,在延安,当年在及其艰苦的革命条件下,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在延安和陕北十三年领导全国革命走向胜利,创造了光辉的历史。在兴安盟,同学们了解到兴安盟是革命老区,新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政权——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在这里诞生,是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最早实践地。在呼伦贝尔,在抗美援朝老兵家中,同学们听革命人讲革命故事,了解了爱国主义精神、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
分享会结束后,学院党委委员、党委副书记李军义肯定了学生本次暑期分享会的出色表现、指出了学生在语言表述方面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引导并鼓励学生学生要对暑期实践从深度和广度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切实从实践中获得收获、得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