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系(部):
为进一步激发我院学生创新创业热情,推进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现决定启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的征集工作,征集原则如下:
一、征集对象
主要包括我院在校生或毕业5年以内(2016年毕业)的毕业生。
大赛分为高教主赛道、职教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和国际赛道。根据大赛规则,高职院校项目以上赛道均可以参加。各赛道参赛要求如下:
(一)职教赛道
职教赛道分为创意组与创业组,具体参赛条件如下:
1.创意组。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在2021年5月31日(以下时间均包含当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须为职业院校的在校学生。
2.创业组。参赛项目在2021年5月31日前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且公司注册年限不超过5年(2016年3月1日后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企业法人代表,须为职业院校在校学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6年毕业)。企业法人在省级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创业组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参赛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人代表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合计不得少于1/3。
(二)高教主赛道(与本科院校同台竞技)
根据参赛项目所处的创业阶段、已获投资情况和项目特点,分为创意组、初创组、成长组、师生共创组。高职院校可参加师生共创组。
1.创意组。
2.初创组。
3.成长组。
4.师生共创组。项目工商登记注册未满5年(2016年3月1日后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在校生或毕业5年以内(2016年毕业)的毕业生。参赛项目中的教师须为我院教师(2021年3月1日前正式入职)。参赛项目的股权结构中,师生股权合并计算不低于51%,且学生参赛成员合计股份不低于10%。
(三)“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项目需要与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和社区治理相关(2021年具体主题还未公布),根据公益性原则分为公益组和商业组两个组别。
(公益组和商业组的区别在于,项目所获利益是归企业法人所有,还是回归项目本身。公益组不等于没有经济活动或没有产生经济效益)
1.公益组。参赛申报主体为独立的公益项目或者社会组织,注册或未注册成立公益机构(或社会组织)的项目均可参赛。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实际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或毕业5年以内(2016年毕业)的毕业生。师生共创的公益项目,若符合“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要求,可以参加该组。
2.商业组。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实际负责人,须为在校生或毕业5年以内(2016年毕业)的毕业生。注册或未注册成立公司的项目均可参赛。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参赛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人代表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如已注册成立机构或公司,学生须为法人代表。
(四)国际赛道
鼓励本校外国留学生、海外校友、国外合作高校师生参赛。参赛项目学生成员为18岁以上的在校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6年毕业)。尚未注册公司或已注册公司的社会企业项目均可参赛。所有参赛材料和现场答辩统一使用英语。
1.商业企业组。已注册公司的,参赛企业法人代表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2.社会企业组。已注册公司的,参赛企业法人代表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以上为各赛道参赛要求、参赛组别和对象规则的要点,更详细规定以教育部、教育厅发布的最终通知为准(现未发布)。
三、工作安排
1.项目征集阶段。请所有项目填写《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征集表》、系(部)填写《项目汇总表》,于2021年3月15日前发至电子信箱:315898652@qq.com,以系(部)为单位推荐,允许跨系(部)、专业组建团队。每个团队的成员3-7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成员。
2. 评审阶段。组织专家对第一批征集的项目进行评价,遴选优秀项目进入学院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重点培育项目库。
3. 项目培育阶段。通过训练营、特训营分批对重点孵化项目进行跟踪辅导;根据项目进度逐步配备校外企业家导师,提升项目培育效率;分阶段组织开展项目培育活动,提升项目团队撰写商业计划书和开展商业路演的能力。
四、支持与服务
1.创新创业教学部起草《15vip太阳集团“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组织与奖励暂行办法》,提请学院审核;
2.教学部列支项目训练营经费,进行项目打磨,推荐校外企业家导师,提供专家一对一指导;
3.近期项目打磨安排。计划于3月20举办第一期训练营,针对本次征集上来的重点项目进行针对性的诊断和指导。
4.本通知为项目征集通知,大赛正式通知将在国家教育部、自治区教育厅相关文件通知后下发。未尽事宜参照第六届赛事要求开展前期准备,其他事项请关注创新创业教学部后续通知。对大赛还不是特别了解的师生,请学习参考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https://cy.ncss.org.cn)的内容和信息。
五、联系我们
联系人:王 悦
邮 箱:18504718225
创新创业教学部
2021年2月24日